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访问:
今天是:
网站首页 省社概况 省社要闻 公告会讯 省社文件通知 供销信息 省社领导讲话 督查督办通报 主流媒体看供销 基层社改造 图片新闻集萃
机关党的建设 机关廉政建设 社有企业改革 农业生产服务 教育与培训 农村流通服务 合作金融服务 城乡社区综合服务 农民合作社发展 安全生产与统筹
主流媒体看供销
 
事业单位
山东经贸职业学院
省社机关服务中心
省供销社幼儿园
出资企业
山东供销资本投资有限公司
山东天鹅棉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鲁棉集团(省棉麻公司)
山东省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
山东宝福邻购物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省供销合作社基建储运公司
山东省供销社农产品有限公司
山东供销农业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供销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供销京东农贸发展有限公司
山东供销综合服务平台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 首页主流媒体看供销
寻找产业支点——新中国茶叶经济管理政策嬗变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19  访问量:
    引子:放开与收拢

  1949年11月23日,新中国建立了第一家中央级专业公司——中国茶叶公司。这是一家高规格、副部级的国有专业公司,由时任农业部副部长的吴觉农兼任公司总经理。在计划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公司集全国茶叶行政管理和生产流通于一身,既是行政机构,又是生产和商业机构,亦官亦商,成为全国茶人的神经中枢。
  60年过去了,中国茶叶公司早已淡出历史舞台。原中国茶业产销集团董事长于观亭说,“中国茶叶公司的职能逐渐被其他或官或商机构代替,如原农产品采购部茶叶局、原中国茶叶出口公司、原茶叶土产进出口公司、原商业部供销茶畜局、原土畜产进出口公司、原中国茶业产供销集团、原中土畜公司茶叶处等。伴随着中央政府的机构改革,这块业务也不断转化上级领导部门,在农业部、供销总社、前商业部、前经贸委、前外贸部、商务部和国资委等机构之间倏忽转换。60年的管理改革,是中国茶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茶叶的商贸和行政管理早已分家,半官半商的茶事中枢也荡然无存。业内公认,计划向市场的转变有两个重要标志,分别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分田到户和1984年国发74号文件提出放开茶叶流通和出口,即是“一次会议和一个文件”。
  今年80多岁的高麟溢,建国前在党的隐蔽战线工作,20世纪50年代复旦大学茶学系毕业,此后一直在农业部从事经济作物管理工作,见证了国家茶叶管理的改革。他说:“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潮流下,还潜藏着工农地位转变的时代背景——从‘农业支援工业’向‘工业反哺农业’转变。”
  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施云清认为,“从事无巨细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到如今的放开、搞活,中国茶叶管理模式进步了不少。不过,现在看来,茶的管理改革还有不到位的地方,错误地理解为市场经济就是政府缺位、撒手不管,就是没有统筹管理。中国茶叶经济已经迈上了新的台阶,呼唤进一步改革,强化适合市场经济的管理新模式,以应对国内外茶叶经济发展的新要求,比如归并管理机构、协调管理政策等。”
  60年来,管理政策不断调整,在收放之间摇摆、平衡,在茶园归属、外贸出口和内贸发展等方面,寻找着与茶产业经济力量的协调发展。

  “合-分-合”:茶园一波三折

  田地问题,历来是中国的大问题。几千年来,特别是田地的农民私有化制度确立以来,中国农村田地问题就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新中国建国后,历史性地首次确立了土地的公有制,茶园也未能置身事外。合作社,是最初的公有制管理方式,实现了中国茶园历史上的首次“合一”。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合作社是公有茶园管理模式的主流。三中全会后确定了分田到户的改革政策,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茶农的积极性,促进了茶叶的生产。以此为标志,中国茶园管理从“合”又走到了“分”。
  然而,正如以后历史所展示的那样,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分园到户后的茶园与庞大的市场出现了衔接代沟。小农经济与大市场如何对接,成为横亘在茶园发展面前的重大问题。
  2006年10月31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自此,越来越多的茶叶合作社在全国复兴。只是,这是一种与此前不同的新型合作社。
  现在,合作社已经发展到与公司法人合作的新阶段。通过订单生产,合作社与茶叶生产企业成为利益联合体,并得到了不少地方政府的支持。然而,北京社会资源研究所吴晨认为,“这种企业加合作社的方式,容易漠视茶农的利益,从长期来看削弱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政府需要尽快拿出可行方案,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茶农。”
  另一方面,新的法律赋予茶农茶园承包权的转租权。通过转租市场,企业容易实现规模化经营,这是与合作社差异悬殊的发展思路。
  从“分”再返“合”的过程,目前依然在进行中。无论最后哪种方式占据主流地位,中国茶叶从分到合的势态,已经不可逆转。
  吴晨认为,“正确处理茶农与茶企的关系,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都是中国茶叶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以后的政策调控要特别关注。”

  “名茶”新生

  中国历史名茶数量庞大,做了几十年生意的老茶人总免不了一番感慨,“做了一辈子茶,还是认不清所有的名茶”。然而,建国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却不见名茶踪影。
  1959年,新中国组织了第一次名茶评选——全国“十大名茶”评选。此后,名茶评选越来越多,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逐渐成为一种潮流。名茶评选,已经成为国内茶界的一道靓丽风景。
  施云清说,“名牌战略,是中国茶叶以后的价值依托,是提高产业效益的重要环节。现在名茶漫天飞,不过,这是发展的必要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淘汰,名茶品种自然会降低下来,凸显出名牌中的名牌。”
  高麟溢说,“名茶评选,只是中国政府扶持茶叶品牌化战略的一部分,另一个重要的措施是重点区域支持战略。”
  20世纪70年代,我国正式提出建设100个五万担县,这是对茶叶区域品牌的首次大规模尝试。2009年,农业部公布《全国茶叶重点区域发展规划(2009-2015年)》——“扶持重点区域发展”这一思路,一直延续到今天。不过,前后两种“重点”却有着明显的差别。
  某资深茶人说,“70年代提出重点发展,是为了补救产品匮乏,通过农资奖励等方式,鼓励茶农生产。在力量有限的情况下,就划了个重点区域。”
  “现时代的重点发展,目的主要是茶园集中,提高亩产效益,然后通过针对性补贴,降低市场成本,谨防茶粮争地。”高麟溢说,“现在茶叶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凡是稍微适宜种茶的地区,都想努力发展茶叶生产。但是,中国人均耕地面积并不富裕,18亿亩耕地的红线是管理部门必须时刻铭记的原则。”
  据悉,农业部主管部门曾经批评贵州茶园面积拓展太快,与粮争地,而贵州地方政府则反驳说,茶乡经济贫困,种植茶叶是很好的出路,“致富也有错?”
  高麟溢认为,通过市场和政府的双重调控,未来茶园将不断内迁到中西部的高山地区。在土质肥沃适合种植粮食作物的中部发达地区,茶园面积将会越来越少。

  出口再唤“统一”

  出口向来是中国茶叶的重要组成部分,年产量的1/4-1/3都会用于出口。施云清说,“建国以来,直至20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茶叶出口一直实行统筹管理,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出口放开以后,企业之间相互恶性竞争,造成市场混乱、质量信誉降低,出口量出现短暂回落。现在,中国茶叶出口价格太低,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缺少内部协调机制,中国需要探索茶叶出口的统一管理机制。我认为,建立出口拍卖制度,确定出口最低保护价,是一种良好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曾经多次尝试建立出口拍卖制度。在担任原中国茶业产销集团董事长的时候,于观亭曾经计划在上海启动出口拍卖制度建设。中国茶叶进出口公司,曾经在海南兴建一座庞大的楼群,希望将来用于茶叶出口拍卖。施云清说,“按照当初的筹划,中国茶叶出口公司为每个省级分公司都准备了2到3间办公室。”只因管理机制不顺,两次尝试都不了了之。
  “建立出口拍卖制度,必须确立一种强制机制,比如企业80%的出口量必须通过拍卖行。” 施云清认为,“中国绿茶在国际市场拥有强大的话语权,新制度可以先从绿茶着手。当然,这需要协调政策制定和管理机构。”
  2009年,中国工程院唯一的茶叶科学院士陈宗懋出席伦敦茶叶会议,探讨国际贸易农药残留标准。归国后,生产与贸易部门都认为,虽然出席会议的经费数额不大,但属于对方的业务范围,不在自己部门的报销序列内。最终,陈院士只有自掏腰包。旅费风波虽小,但是却折射了茶叶管理的老问题——茶叶出口缺少宏观协调。
  施云清认为,在面对国际竞争愈加激烈的情况下,强化出口协调显得尤其迫切。

  新“反哺时代”

  计划经济时代,特别是建国初期,茶叶价格由国家统一制定。高麟溢说,“多数茶叶要用于出口,因高档茶在国际市场卖不上高价,导致国内茶叶定价很低,严重削弱了农民种茶的积极性。据统计,如今全国闻名、富饶的铁观音之乡安溪县,当时茶叶和粮食产量都很少,是全国数得着的贫困县。”
  当时,一些历史名茶产区刻意回避自己“悠久”的茶历史,以防产茶重任下达到当地政府头上,影响地方经济发展。
  茶叶税收曾经是国家重要的财政来源,为国家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高麟溢说,“茶民上缴8%的农业税,茶厂上缴25%的工业税。如今,农业税取消了,茶厂税率也大幅下调。不仅如此,茶农和茶厂还可以享受多重形式的补贴,如茶园补贴、良种补贴、机械补贴等。”
  现在全球已经进入“补贴农业”时代,各个国家都在通过财政补助支援农业发展,印度和斯里兰卡等茶叶出口大国也对茶叶生产实施补贴。高麟溢说,“中国农业补贴,不仅仅是普通的补助,还是农业和工业关系的调整。由建国初期的农业支援工业,改变为工业反哺农业。茶产业补贴,正是工业反哺农业的一部分。”
  其实,做好反哺补贴并不简单。高麟溢认为,“茶园补贴需要加强监管。在具体管理中,主管官员很容易被欺骗,在层层划拨中,也容易滋生腐败。假如我是主管官员,即使亲身亲为去调研茶园面积,也不能真地测量每一块茶园。在上千亩茶园的数字面前,即使有浮夸、虚报的嫌疑,核查者只能望数兴叹。反哺时代的补贴,最好规避申报流程,结合市场力量。”

网站信息导航
版权所有:山东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主办 地址:济南市历山路157号 邮编:250013
电话:0531-88596511 传真:053188596619
网址:http://www.zjkxxl.com E-mail:bgswxf511@163.com
鲁ICP备05043458号 技术支持:山东政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